联系人:沈先生
联系电话:13923123843
全国服务热心:400-8080-920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东阳三路1号
机组使用PLC作为主控制系统,并搭配液晶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下称HMI),用户通过对HMI的操作实现对整机的监控。
当按下需要修改的参数或需输入密码时,HMI会自动弹出一个软键盘。
控制系统上电,点击HMI上的图标 进入,“主画面”为进入控制系统后的初级画面,点击画面左上角的按钮
可退出控制系统,点击
可查看控制系统程序版本,画面右上角显示当前时间。
画面中的正方形框为图标按钮,各按钮的含义如下:
表示触摸屏开机指令,
表示触摸屏关机指令,点击
进入设定菜单,点击
进入状态菜单,点击“报警”按钮进入报警画面,控制系统正常时,“报警”图标显示
,控制系统有故障报警时,“报警”图标显示
。
点击
图标时显示“确认开机?”提示框,继续点击“确认”则触摸屏赋予控制系统开机指令。
点击图标时显示“确认关机?”提示框,继续点击“确认”则触摸屏赋予控制系统关机指令。
如果关机的同时需要清空布料机料斗内的存泥则点击“清泥并关机?”右侧的确认键。
画面中的长方形框为数据监视区,显示机组状态、热泵送风温度及其对应的设定值。
机组状态分为:“停止”、“运行”、“故障”、“远停”、“停机中”、“手动控制”,其中“远停”表示通过远程开关发出停机指令。
在主画面按下“设定”键进入设定菜单,可设定用户参数,另有菜单“机组参数”和“校准时间”可选。
热泵送风温度的设定模式有“手动”和“自动”可选,选择手动模式时显示 ,此时热泵送风温度的设定值需手动输入,选择自动模式时显示
,此时热泵送风温度的设定值由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和调整。
“连续工作”按钮,表示开机后机械或热泵按控制系统指令连续工作,可切换至“暂停工作”。
“暂停工作”按钮,表示开机后机械或热泵暂停工作,可切换至“连续工作”恢复。
在用户参数画面按下“机组参数”键进入机组参数的设定菜单,可设定机组参数,机组参数通常只为设备的维护人员开放使用,因此进入时需输入密码“66”,密码输入正确后显示“进入”按钮,若密码输入有误则不显示“进入”按钮,亦无法进入下一级画面。
密码输入正确后,除显示“进入”按钮以外,在屏幕右上角还会显示符号 的按钮,该按钮是修改密码的通道。
点击 按钮显示如下画面,在画面中输入任意六位数以内的整数则新密码重置成功,启用新密码。
机组参数的设定画面共有两页,画面中001至080为机组参数的代号,代号右侧对应数据的当前值,点击数据当前值可进入编辑状态,输入新值后按 键确认并保存。
当主画面显示的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时,可进入此画面进行校准。
步骤:1.按下“点击编辑”键;
2.按实际时间修改日期、时间,(系统会根据日期自动计算当天星期几,无需设定星期,仅显示);
3.按下“点击确认”, PLC时间修改完毕。
在主画面按下“状态”键进入状态菜单,状态菜单可查询机械和热泵模块的实时数据、控制器输入输出状态等信息。
符号 即图形中的数字显示为0,表示数字量断开状态,符号
即图形中的数字显示为1,表示数字量闭合状态,另外,单位“℃”的数据为输入类型,单位“Hz”或“%”的数据为输出类型。
在主画面按下“报警”键进入实时报警画面,“当前报警”画面显示当前存在的报警信息,显示内容包括:报警产生或复位的日期、时间、报警编号、状态(C表示报警到达,报警离开时报警信息不再显示)、报警信息文本,若报警信息太长,可选中相应的报警信息,按下滚动条中的→键,进入“长信息报警”画面进行观察。
对于手动复位的报警,当故障排除后,需进入“报警”画面按下“复位”键,控制系统才会复位报警,恢复正常运行。
注意:报警产生后,请务必做到先关机,然后检查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排除后按下“复位”键复位,最后重新开机。
对于有选配蜂鸣报警灯的机组,可将按钮“蜂鸣报警灯 启用”状态切换到“蜂鸣报警灯 禁用”状态,蜂鸣报警灯暂时熄灭,蜂鸣器停止鸣响,报警复位后务必切回“蜂鸣报警灯 启用”状态。
此画面记录了机组的历史故障信息,通过画面可获悉故障产生的时间以及故障复位的时间等信息(C表示报警到达,CD表示报警离开)。
机组安装就绪,用户配电系统给机组上电,若机组首次上电,建议先通电一段时间,等机组充分预热后再开始调试、运行。
机组上电后,首先观察HMI是否有报警提示,在完全排除所有报警后才允许机组运行。
以上工作完成以后,进入主画面,按下“开机”按钮,根据提示点击“确认”,启动机组。
机组正常启停受以下连锁信号影响:
1、HMI赋予了控制系统“开机”指令; 2、机组远程开关闭合;以上条件同时满足后,机组开始运行,反之,则机组停止运行。
1.本机组应配置专用电源,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10%,应使用自动空气开关,其额定电流为机组最大运行电流的1.2倍,绝对禁止使用闸刀开关。
2.机组应可靠接地。
3.主机开关切勿频繁操作,每小时不应超过四次,电控箱应防止受潮。
4.对三相电源机组,机组内装有相序保护器,对外接电源有相序要求,送电开机时若发现控制板无反应,并且机组不启动,请关闭总电源,并将外接三相电源调相,然后再开机。
▲干化机的管理和维修必须由熟悉干化系统及电气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定期保养检修。
*开机前1.检查上料螺旋及切条机料斗是否有干泥,须清除后再开机;
2.如启动水冷系统,开机前要确认水冷器水路系统是否有水、接通;
3.长时间停机后首次开机前应提前通电12小时以上(预热压缩机曲轴)。
1.每天不少于2次检查切条机成型效果,成型不良应立即停止进料及关闭切条机, 并查明原因解除;
2.切条机有异物进入异常停机,应立即停机并去除异物后才可开机;
3.应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破桥装置异物堆积应尽快清除后开机;
▲切条不良应停止干化机使用,切条系统不可有异常硬物进入,易导致切条机损坏。
8.2.1.2面梳1.定期检查面梳有无异常噪音,有就应立即停机检查;
2.定期检查面梳齿是否磨损(刮泥不良);面梳齿是否断裂,无法刮泥;
▲面梳根据污泥特性,维护更换周期为3-12个月。
1.每月检查轴承温度:设备运转时,安装轴承的部位允许有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一般比环境温度高10-40℃为正常;
2.每月采用听诊器检查轴承声音;轴承发出刺耳的鸣叫声时,大多是由于轴承润滑不足或缺油造成的干摩擦,或者滚动体局部接触过紧造成;应对轴承进行更换;
3.每7-15天要检查轴承,并给轴承加注润滑油;
4.每周检查油封是否漏油(转动油封),是否密封不严漏油;
5.润滑脂应每年更换一次;
6.轴承更换周期为1-3年。
1.每周定期检查一次齿轮是否断齿、点蚀、磨损,清除杂物、清洁灰尘;
2.每周添加一次工业齿轮油。
3.每周检查一次链轮是否磨损,断齿、移位;每周添加润滑脂一次。
1.每天检查减速机是否有异常噪音及震动,漏油、油温;
2.斜齿轮式减速机首次运行15天后更换润滑油;
3.每1-2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1.定期检查网带输送机的网带与齿轮的松紧度;通过调整轴承端的螺母来调节轴承的位置,务必拉紧网带。
2.每天检查减速器是否有异常噪音及震动,漏油、油温;
3. 每月检查轴承温升;一般比环境温度高10-40℃为正常;
4.每月用听诊器检查轴承声音;轴承的润滑脂应每年更换一次;
5.每1-3年更换一次轴承(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
1.回风过滤器要定期清灰,否则会影响风量和机组性能;灰尘大时要增加清洗频次;过滤器破损或积灰残留较重应立即更换;
2.检查烘房内底盘是否积灰严重;积灰较多时应提高清灰次数。
1.每天检查循环水出水温度是否正常;
2.每天检查一次循环水泵前过滤器并清洗;
3.冬季停机时应排净水冷器及水管里的水,避免结冰。
1.每周检查循环风机是否异常声音、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2.应定期向风机、电机轴承添加润滑脂,定期检查风机皮带、网带与齿轮的松紧度。用手将风机两轮之间的皮带按下,按下量12-25mm为宜,否则应调整皮带轮位置,如果皮带损坏应更换;
3.当调整皮带时,应检查轴承是否有磨损,方法是用手晃动皮带轮,如果松动量过大,应更换轴承。
1.每15天对翅片蒸发器清洗不少于一次,确保蒸发器翅片及铜管清洁;
▲污泥较为严重应增加清灰,冲洗次数。
2.每半年对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进行清尘清洗(可用压缩空气清理);
3.板式换热器应定期取出清洗,应用大于0.6MPa的压缩空气猛吹或用加压清水冲洗,其冲洗次数依实际情况而定。
1.停机2小时以上,应将烘房内湿泥干燥到30%以下;
2.停机5小时以上,应将烘房内所有污泥干燥并清出,并延时工作10分钟,保持烘房内干燥避免腐蚀;
3.停机24小时以上应确保进料斗湿泥清除干净;
4.停机后对系统部件进行清洗后应适当运行部分压缩机除湿,确保烘房内干燥。